土木建筑学院

学院概况

土木建筑学院创建于1971年,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主、以交通土建为特色,学院下设4个系、7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通过专业评估( 认证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 MEM )3个专业学位类别;土木工程入选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学科建设点,且在“十三五”双一流建设验收时获评第一层次优秀。

拥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智能建养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江西省建筑过程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道路与铁道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土木基础设施智慧建维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9个。具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50人,研究生650人。教职工20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9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9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等一批敬业爱岗、学术造诣深、严谨治学的优秀师资。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优势专业、省五星级专业点)

土木工程专业以交通土建为特色,是我校办学时间最长、教学资源配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社会认可程度最高的专业之一。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学生毕业后在路桥交通、城市轨道及房屋建筑等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建设投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科研教育等工作。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初评、复评。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省内土木工程首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排名第29位,专业星级5★。连续两届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土木工程组第一名。专业下设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和道路工程4个方向,并开设茅以升班、詹天佑班等特色班级。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土木工程教学团队获批第二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各方向获批两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荣誉。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74人,拥有国家杰青2人、海外优青1人、长江学者2人,省部级人才40余人次。团队指导学生连年斩获“挑战杯”、“互联网+”等各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具备丰厚的教研土壤。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势专业 、省五星级专业点)

本专业以国家、社会、行业和地方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市政、建筑、交通等行业及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从事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毕业生去向落实率100%,供不应求,就业质量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获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获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是我校首个通过评估认证的专业;2013年获评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通过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专业评估复评;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第三轮专业评估认证;2021年江西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五星级专业;2022年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 )

在江西省我校最早开设此专业,2004年获评江西省品牌专业,200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的任务是高效利用能源( 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创造适合人类工作生活所需的建筑室内环境和满足生产工艺与科学研究要求的特殊环境。专业学风优良,学生通过保研、考研赴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比例高。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科研设计院所、施工单位、供暖通风空调设备厂家、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设计、施工、产品研发、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专业特色优势明显,校友在行业内具有较好认可度,“双碳”背景下专业人才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筑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省四星级专业点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创办于1994年,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强,社会声誉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先后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1;2018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获批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住建部第二轮专业评估。本专业人才在新时代城乡建设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北上广深和各省会城市大型设计院( 公司 )及铁路各大设计院;毕业生考研与出国就读高校多为UCL、UCLA以及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哈工大、重庆大学等境内外建筑名校;大多数毕业生成长为单位业务技术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5-10年左右的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技术负责人,为本专业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环境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项目管理和交通环境保护以及给水排水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能力,能在环保、交通、市政、建筑等行业及科研院所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治理工程设计、研发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契合新时代国家环保战略需求。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和交叉专业背景,其中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名;近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接近100%,大部分进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铁建公司等知名国企,毕业校友在行业中已形成一定影响力;专业学风传统良好,每年均有同学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相继被保送至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研究生考取率也逐年增长,2021年研究生考取率为47%,其中“双一流”高校及原985/211高校接近一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程管理(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四星级专业点 )

1994年开设建筑管理专业并招生。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2004年建筑管理专业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的通知》( 教外综函〔2012〕49号 )文件精神,从2013年起,华东交通大学与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英国 )合作举办工程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 “3+1”模式 )并招生。

2015年,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2017年,该专业在江西省首届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工科类院校排名第一;2019年,获评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本专业教师团队分别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本专业教师团队再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7名。拥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普通高校“金牌教授”、“天佑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4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达2500多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 含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及国家标准1部。

本专业通过引进英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和教学模式,经两校联合培养,使学生系统学习到国内外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其相关的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工程法律等知识,培养具有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全国专业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和单项奖,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以上,就业主要分布在大型央企、政府部门、房地产等单位。学生通过保研、考研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如Northwe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Sydney、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2018届毕业生冯璐瑶、2021届毕业生王静怡分别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全国每年仅15名 )。

●智能建造专业( 教育部“新工科”专业  )

智能建造专业是新兴的工程专业,为2019年度教育部新增备案专业,是面向“一带一路”、“新基建”、“中国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紧密结合国家新基建战略、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运营维护之急需而开设,属于教育部鼓励建设和发展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升级转型,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建造技术、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本专业依托原有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实力,交叉融合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知识模块,形成独具新工科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定位立足地方、辐射全国,顺应国家智慧城市新时代发展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工程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将具备拥有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毕业后能胜任土木工程行业智能化建维管理、智能化工程设计、工程装备微改造等工作,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成为工程智能化研发与设计业务主要骨干。

本专业培养过程注重实践,依托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基础设施智慧建维研究院、基础设施智慧建造及运行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科研项目,打造产-教-研互哺教学模式。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第二学年开始以研学小组形式以兴趣为导向认领智能化科研课题,由各课题负责人带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智能建造相关大赛,拓宽其学术视野。

社会影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火车头”精神,深化改革、抢抓发展机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徐长节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与控制创新团队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土木工程系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土木工程学科当选江西省土木工程学科联盟“盟主”。

学院教师先后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十三五”以来主持获部省级及国家级协会科技奖18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有3人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1人获得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3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0余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3项,并相继实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点基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突破。

连续主办5届土木工程赣江学术论坛,先后承办GeoChina2021、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等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40余人,杰青、长江、优青百余人参会并做学术报告。

校友和企业捐赠设立多项奖学金,人才培养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工程管理国际班等特色班级,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在交通行业,地方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为交通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部分知名校友

李爱群,1980级校友,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奖特等奖、北京学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叶万春,1980级校友,广州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郑晓龙,1980级校友,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沈顺高,1980级校友,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分党组书记;博士及博士后导师,曾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各类荣誉称号,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爱和,1981级校友,江西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叶仁荪,1982级校友,省直机关工委书记。中国铁道学会劳动经济学科带头人,铁道部“火车头”奖章、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多项荣誉获得者,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贾洪,1983级校友,中铁建发展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得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詹天佑青年奖、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银奖等荣誉,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度中铁建特等奖获得者。

李金亭,1984级校友,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建造师。

张成,1985级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等荣誉。

韩庆华,1989级校友,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天津空间网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何红萍,1990级校友,上海东苑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总裁,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注册造价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DBA博士(在读)。上海闵行区莘庄镇领航企业家。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导师和“东苑才俊奖助学金”创立人。

张家年,1992级校友,通号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

徐龙军,1994级校友,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 )土木工程系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知名就业单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江西省城镇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