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为机电工程系,伴随学院发展壮大,由系变院,几经更改,于2016年5月为突出学校“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办学特色,经学校批准更名为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6系1部1中心,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学院目前设有6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第一批本科特色/品牌专业,五星级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五星级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四星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星级专业,是江西省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

学院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倾力打造“机电红齿轮”党建品牌,教工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实现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培育了全国铁路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全省新时代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全省微团课特等奖等先进典型,学院党委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全省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点建设,已经构建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4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机械、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仪器仪表工程),具有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机械工程学科先后入选江西省高校“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江西省机械工程学科联盟盟主单位、“十四五”江西省博士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江西省“十四五”一流专业(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

2016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2021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五星级专业,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机械专业基础知识、适应机械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轨道交通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运维等相关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以“机械+交通”为特色,以工程教育为理念,面向机械和交通重点发展领域培养人才,在省内独具特色,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发展前景好。

车辆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试点专业)

2016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21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五星级专业,2022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成进校考查环节。专业以服务铁路大行业为主,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充分发挥我校办学优势,服务国家大行业,体现学校“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的办学定位,学生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发展前景好。

测控技术与仪器( 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

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2021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四星级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测量、控制、仪器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测量控制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与应用能力,能在轨道交通等行业从事测量与控制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 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

2016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2021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四星级专业,2021年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受理。培养具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机电一体化、轨道交通等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开发、机械制造、机电控制系统集成与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实工程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较好的办学基础和资源,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发展前景好。

智能制造工程

2019年新建专业,2020年第一次招生。培养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信息化、智能化等相关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系统集成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轨道交通、机械设计制造等领域从事现场实施、诊断、维护、功能升级工作,又能从事新一代智能产品、装备、生产线的研发和管理工作,并能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化技术对流程行业具体领域实现信息化改造。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较好的办学基础,发展前景好。

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

本专业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依托车辆工程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培养掌握轨道交通车辆行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设备制造、应用研究、运用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能够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采用科学方法、现代工具,完成轨道车辆相关设备制造、运用、维护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与决策能力。

社会影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博导13人,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博士65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4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2人、江西省“5511科技创新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杰出青年)6人、江西省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1人。

学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共27项。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直隶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江西省、铁道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为国家大行业和地方大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人才培养一直是学院工作的中心任务,学院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近5年来,学院学生荣获包括“互联网+”全国银奖、“挑战杯”全国三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励120余项,省部级奖励400余项。

学院毕业生以其较高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在轨道交通行业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落实率达55%左右。

学院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秉承“始于创新、止于至善”的院训,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争做“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的新时代铁人铁军,奋力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大学。

部分知名校友

韩华,1982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安徽省明堂山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兴升精密部件公司董事长。

邹淦荣,1982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朱士友,1982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新状,1983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胡建斌,1985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彭永红,1985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英国曼切斯特城市大学先进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延海,1988级安全工程专业,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谭顺辉,1989级设备工程与安全管理专业,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吴润华,1989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金希红,1989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机车开发部研发经理、高级主任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单勇,1991级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任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龙江,199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车株机基础研究与试验中心总监,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火车头奖章、中国中车科技贡献奖等奖项。

龚筱琦,199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任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主持和负责10项新产品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会评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鑫义,2005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机务段株洲运用车间石长车队党总支书记,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全路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

知名就业单位

铁路运输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等。

国铁集团下属18家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上海、广州、杭州、苏州、南京、青岛、天津、郑州、南昌等城市地铁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吉利、江铃等知名车辆制造企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大型土木建筑行业央企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