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围绕“交通特色,轨道核心”办学,现有7个本科招生专业:交通运输、铁道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测绘工程、物流工程、高速铁路工程。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获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3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该学科入选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高峰优势),学科团队在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领域最早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主要支撑单位参与建设学校轨道交通领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时拥有1个教育部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5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69人;教职工135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3人,博士79人。拥有一批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杰出人才。

​专业介绍

●交通运输(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入选江西省“卓越计划”、省五星级专业点)


面向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培养创新型技术、管理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正、副教授16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拥有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1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入选省“卓越计划”及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被评为省五星级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设有“詹天佑班”;校友会2022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排名第7,被评“六星级,A+档次”。

毕业生面向国铁集团、城市轨道公司、大型国企运输部门和交通规划设计部门等,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42%,其中,保研及考研升学率18.95%。

●铁道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五星级专业点)

面向铁道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维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正、副教授19人,博士化率100%,教师队伍中拥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教学名师”等杰出人才。

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20余个教学科研平台;打造了23个詹天佑品牌班级。

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02%,其中,保研及考研升学率18.81%。

●交通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省四星级专业点

面向道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分析、公路及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管理、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等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管理骨干。

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正、副教授10人,博士14人。

入选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连续2轮排名第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培养体系,具有丰富的道路交通类实践课题和实验教学平台,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专业所有学生均有条件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毕业生去向为城市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铁路工程局、地方铁路局和设计院等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1.67%,其中,保研及考研升学率27.77%。

●物流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五星级专业点)


面向大交通和制造业,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本专业在江西省最早开办物流教学,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副教授7人,博士9人。

2020年获批物流管理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2022年连续两轮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21年获批教育部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首批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拥有总面积近2000平米交通与物流综合创新实验中心。

毕业生面向铁路工程局、铁路装备企业、快递和国际化物流(零售)公司等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工作。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2.31%,其中,保研及考研升学率10.25%。

●测绘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面向国土资源调查、工程建设、灾害预警、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培养具有空间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8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校天佑主讲教师1人。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

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14%,保研及考研升学率34.28%。

●物流工程

面向大交通和制造业,综合物流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培养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开发、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物流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营运,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017年开始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副教授7人,博士9人。

毕业生主要面向中铁工程局、物流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物流类软件开发公司、快递企业或大型电商等单位。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2.59%,保研及考研升学率近20%。

●高速铁路工程

依托铁道工程专业办学,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技术技能人才。

毕业生掌握铁道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与规范,了解轨道交通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毕业5年左右,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有关铁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社会影响

与国家铁路集团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邮政管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物流公司等20多个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28个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2019年11月14日,国家邮政局马军胜局长视察学院与菜鸟网络公司共建的快递末端综合实验基地,并为踊跃参与绿色“回箱计划”的高校师生点赞。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注重贴近并服务于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近年来,承担轨道交通、城市交通、社会物流等各类横向课题731项,科研经费总额累计1亿39.6万元;承办了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交通强国战略暨江西省交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峰论坛等大型会议;承接了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车辆部、中国铁路济南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南宁局有限公司、福州地铁等企业员工培训班,年均培训学员近2000人。

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墨西哥、俄罗斯、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师生交换、柔性引进、学术交流、暑期夏令营、共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

就业主要方向

国铁集团下属18家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集团、铁路工程局、国际化物流(零售)公司及其他国内知名企业。

重点就业单位

中国铁路上海局、南昌局、武汉局、广州局等18家集团公司,广深铁路、佛山铁投、中铁一局、三局、五局、八局、十四局、大桥局,中铁隧道局、中国建筑、中车机车车辆公司、杭州地铁、苏州地铁、天津地铁、广州地铁、厦门地铁、宁波地铁、芜湖轨道等地铁公司,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

部分知名校友

翟利华,2002届校友。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和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设计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阳恩慧,2005届校友,博士,副教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要从事道路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奖励三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9项。

张广厚,2006届校友,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城市及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等相关领域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综合交通类课题20余项,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等多项国家部委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谭大正,2007届校友,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部副所长,注册城乡规划师。获得2021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奖一等奖,设计集团第十七届青年科技奖三等奖、2015年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吴平,2007届校友,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副处长,先后获得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优秀调度员”、国家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乔成,2008届校友,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主任,202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肖剑平,2008届校友,现任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拓展副总监。曾参与多条地铁线路、有轨电车线路的运营筹备与开通组织。作为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参评“珠海市城市客运与交通信息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项目。

何优锋,2009届校友,创立江西良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任集团总经理,负责集团所有分公司资源业务的整合及持续优化经营。

罗俊,2015届校友,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2017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获得者。

管治华,2016届校友,中铁四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兼团委书记,先后获中铁四局优秀宣传干部,共青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四局电视新闻报道一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