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概况

经济管理系于1983年开始筹建,1984年9月正式成立,1999年7月升格为经济管理学院。在近40年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秉承“德学双馨、济世经纬”的院训,立德树人、奋进担当。学科强基筑峰,专业优势突出。学院下设经济、管理、会计、统计、国际会计等5个系,共设5个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工商管理为省级示范性硕士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MAS)、工程管理(MEM)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在交通运输统计方向招收博士生。现有省级研究平台4个,校级研究所3个,院级研究所7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优秀人才辈出。学院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3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博士生与硕士生导师60余人;拥有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2人次,还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江西省“双千计划”、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省师德师风先进、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青年井冈学者、赣鄱俊才青年文化领军人才等各类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余人次;学院还专门聘请100余名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及兼职教师。

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五星级专业点)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获评省五星级专业,中国科教评价网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五星级(全国第19名)。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实践技能突出、创新务实,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政策研究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形成“交通特色+工程背景”培养体系及“轨道交通+区域发展”就业模式,是国家铁路集团劳资干部培训基地。专业拥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百千万人才等高水平教师,2021年获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荣誉称号。近年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3项。

●会计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四星级专业点)

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获评省四星级专业,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四星级。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筹划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创新型高质量数智化会计人才。构建“会计+交通运输工程”、“会计+大数据”、“会计+国际职业化”等富有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的品牌优势。毕业生多就业于全球四大及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交通类企业、大型土木建筑行业央企。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等高水平教师,2021年获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荣誉称号。专业有16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育人共享计划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2021年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金融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四星级专业点)

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获评省四星级专业。该专业已形成“金融学+交通运输”和“数理金融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学+交通运输”方向通过专业大赛锤炼、实践环节体验,旨在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开阔,志向服务于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数理金融学”方向依托于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培养点,构建“1+2+4”的“学业导师+研究生+本科”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通过学术研究活动、创新大赛锤炼,培养理论素养深厚、学术思想创新、研究能力扎实,志向迈入更高学术平台的高素质科研型金融人才。毕业生多在国有五大银行及其它商业银行、证券企业就业。专业拥有国家级人才等高水平教师,2022年获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荣誉称号,专业教师主持国家一流课程1项、国家级金课1项,参与省教学成果奖2等奖1项。

●国际经济与贸易(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五星级专业)

2019年入选江西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获评省五星级专业。该专业已形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贸易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五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国经+交通+数字贸易”、“项目+竞赛”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依托全国首批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与交通特色,服务交通行业与地方经济贸易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多就业于交通类企业及公牛集团、得力集团、德邦物流等知名民企。专业拥有“专业素质优、师资结构佳、协作意识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拥有青年“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等高水平教师,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1项,主持省级一流课程建设1项,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3项。

●经济统计学(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四星级专业点)

2020年入选江西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2021年统计学学科入选学校“学科特区”建设学科及学校“十四五”博士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各种统计应用软件,能够在企业、金融、政府、科研、互联网等各类组织机构从事大数据挖掘和分析、风险预测与评估、决策咨询等工作的专业人才。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多在国铁集团、统计局、调查总队、商业银行、数据分析公司等就业。专业拥有省级青年“双千人才”、江西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获得者等高水平教师,在研省级教学改革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2项,主持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项,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1项。

社会影响

十三五以来,办学踔厉奋发,业绩成果显著。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课题130余项;获全国教育规划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与科研类奖励2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30余部;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获评国家级金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产学合作育人项目6个,指导研究生获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文奖,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服务行业发展方面,不断加强与行业深度交流及合作,提升知识与技能输出,深化战略合作内涵。与国家铁路集团、中车株洲公司、部分铁路局等10多家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局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学院一直以来关注区域发展动态与需求,主动建言献策,2016年以来共获得国家主要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20多项。

建院以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众多毕业生已取得突出成就。

部分知名校友

王波,1993级劳动经济专业,中铁六局集团总经理。

麻胜利,1986级会计学专业,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戴保民,1988级计统专业,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殷俊明,1997级会计学研究生,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书记、教授。

万欣荣,1989级劳动人事专业,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永洪,2000级统计学专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燕,200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后。

陈昱吾,199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亚马逊中国企业购办公用品北美品类负责人。

周皓黎,200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广州乐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主要就业方向

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货币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服务业,各铁路局,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建集团等工程单位及其附属企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服务业、工商企业等。

重点升学与就业单位

赴国内985、211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各级统计局、调查总队、税务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原银保监会)、国有五大银行及其它商业银行,招商证券、南京证券等头部证券公司;毕马威、德勤等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天健等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资本市场服务公司;国铁集团、南昌地铁、中国中车等轨道交通企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建等大型土木建筑行业企业及其子公司;亚马逊集团等国际公司;公牛集团、得力集团、德邦物流等知名民企。